健康养生

冬病夏治,解决风湿骨病正当时

发布时间:2020-06-08 15:48   浏览次数:0

 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,它是根据《素问·四气调神论》中“春夏养阳”、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中“长夏胜冬”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。

  冬病及夏治的含义

  “冬病”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,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,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,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,或重感阴寒之邪,造成各类关节疾病等,如:肩周炎、颈椎骨刺痛,腰椎部骨刺痛,关节骨刺痛、足部股刺痛等反复发作或加重。

  “夏治”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,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,通过温补阳气,散寒驱邪,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,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,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,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。

  “夏治”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针灸、药物穴位贴敷、药物注射、刮痧、拔罐、中药内服、药物熏蒸、微波治疗等,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三伏天的药物穴位贴敷(三伏贴)。

  为什么选择三伏天贴敷?

  俗话说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”。夏天的“ 三伏” 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,这时,利用夏季阳气旺盛,人体阳气随之生发渐旺,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,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,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除,这也是中医强调“春夏养阳”的原因。

  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,药物最容易吸收,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此时进行贴敷治疗,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,加强防卫功能,提高机体的抵抗力。但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于伏前及伏后2~3周即可来进行调理治疗。若错过头伏也可以敷贴。

  三伏贴的原理是啥?

  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发挥作用:

  1、药物的作用:通过皮肤组织对所用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。

  2、穴位的作用:通过穴位刺激经经络传导调节机体功能。

  3、夏季自然界阳气的作用:夏季人体汗腺开放,更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及穴位的刺激,同时利用自然界阳气的推动作用,可振奋机体的阳气,提高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。

  敷三伏贴注意事项

  1、出现瘙痒时,不要搔抓

  穴位帖敷后如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,尽量不要用手搔抓以防感染。

  局部若有发热,皮肤发红为正常;若皮肤出现小水泡,可以不用做特殊处理,最好让其自然吸收,保持局部干燥即可;如果出现大水泡或局部溃破,可以涂碘伏,或咨询治疗医生。

  2、慎食寒凉肥甘滋腻之品

  夏季炎热,往往易贪凉饮冷,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,则易致中阳受损,脾胃虚弱,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,影响治疗效果。肺甘之品亦易伤脾胃,影响消化。

  3、避免出汗、冷气直吹

  贴敷期间,应减少运动、避免出汗,尽量避免电扇、空调直吹,以利于药物吸收。

  4、不能替代其他治疗

  穴位敷贴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,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,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敷贴期间也不要盲目减药、停药。

相关信息